中医药知识 首页 > 中医药知识
雯姐抄甘和茶中草药配方(7)
2019-08-22 22:59:44

雯姐抄甘和茶中草药配方

作者:本网站  大红花

海珠人网站:2019-08-20


第七部份

中药成分和药用功效: 

31、  旋覆花,

旋覆花(学名:Inula japonica Thunb.)是菊科旋覆花属植物,多年生草本。根状茎短,横走或斜升,有多少粗壮的须根。茎单生,有时2-3个簇生,头状花序径3-4厘米,多数或少数排列成疏散的伞房花序;瘦果长1-1.2毫米,圆柱形,花期6-10月,果期9-11月。 [1] 

旋覆花分布于中国北部、东北部、中部、东部各省。生长于海拔150-2400米的山坡路旁、湿润草地、河岸和田埂上。 

旋覆花主要用于治疗风寒咳嗽,痰饮蓄结。胸膈痞满,喘咳痰多,呕吐噫气,心下痞硬等病症。常用剂量为3-9克。布包煎。 

31

主要价值

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欧亚旋覆花的干燥头状花序。

【性味归经】辛、苦、咸,微温。归肺、脾、胃、大肠经。 

【功效应用】①降气化痰用于咳喘痰多及痰饮蓄结,胸膈痞满等。该品性微温,无论寒痰、热痰及外感所致喘咳证。皆可应用于治寒痰咳喘。②降逆止呕用于嗳气,呕吐。该品又善降胃气,治痰浊中阻、胃气上逆而嗳气、呕吐者。常与代赭石、半夏等药同用,如旋覆代赭汤。 

【性能特点】该品辛开苦降,微温而降,主入肺、胃二经。既善降气化痰而平喘,又消痰行水而除痞满,治痰饮壅滞、肺气上逆之咳喘、胸膈满闷证;又善降胃气而止呕噫,治胃气上逆之呕吐、噫气,为治肺、胃气逆病证之要药。 

【用法用量】煎服,3-9克,宜包煎。 

【使用注意】该品温散,故阴虚劳咳、津伤燥咳者忌服;又因本品有绒毛,易刺激咽喉作痒而致呛咳呕吐,故须包煎。

 

32、  甘草,

甘草,中药名。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 Fisch.、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 Bat.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 L.的干燥根和根茎。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山东等地。具有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之功效。常用于脾胃虚弱,倦怠乏力,心悸气短,咳嗽痰多,脘腹、四肢挛急疼痛,痈肿疮毒,缓解药物毒性、烈性。

32

入药部位干燥根和根茎。性味味甘,性平。归经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

功效 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主治用于脾胃虚弱,倦怠乏力,心悸气短,咳嗽痰多,脘腹、四肢挛急疼痛,痈肿疮毒,缓解药物毒性、烈性。

相关配伍治脏躁,癔症:甘草15g,大枣30g,浮小麦12g,水煎服。(《金匮要略》甘麦大枣汤)用法用量210g禁忌不宜与海藻、京大戟、红大戟、甘遂、芫花同用。

炮制采集加工春,秋二季采挖,除去须根,晒干。

炮制方法

1、甘草: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。

2、炙甘草:取甘草片,照蜜炙法炒至黄色至深黄色,不粘手时取出,晾凉。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。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,微有光泽。切面黄色至深黄色,形成层环明显,射线放射状。略有黏性。具焦香气,味甜。

生理特性

1、甘草:多年生草本;根与根状茎粗状,直径1-3厘米,外皮褐色,里面淡黄色,具甜味。茎直立,多分枝,高30-120厘米,密被鳞片状腺点、刺毛状腺体及白色或褐色的绒毛,叶长5-20厘米;托叶三角状披针形,长约5毫米,宽约2毫米,两面密被白色短柔毛;叶柄密被褐色腺点和短柔毛;小叶5-17枚,卵形、长卵形或近圆形,长1.5-5厘米,宽0.8-3厘米,上面暗绿色,下面绿色,两面均密被黄褐色腺点及短柔毛,顶端钝,具短尖,基部圆,边缘全缘或微呈波状,多少反卷。总状花序腋生,具多数花,总花梗短于叶,密生褐色的鳞片状腺点和短柔毛;苞片长圆状披针形,长3-4毫米,褐色,膜质,外面被黄色腺点和短柔毛;花萼钟状,长7-14毫米,密被黄色腺点及短柔毛,基部偏斜并膨大呈囊状,萼齿5,与萼筒近等长,上部2齿大部分连合;花冠紫色、白色或黄色,长10-24毫米,旗瓣长圆形,顶端微凹,基部具短瓣柄,翼瓣短于旗瓣,龙骨瓣短于翼瓣;子房密被刺毛状腺体。荚果弯曲呈镰刀状或呈环状,密集成球,密生瘤状突起和刺毛状腺体。种子3-11,暗绿色,圆形或肾形,长约3毫米。花期6-8月,果期7-10月。

2、胀果甘草:多年生草本;根与根状茎粗壮,外皮褐色,被黄色鳞片状腺体,里面淡黄色,有甜味。茎直立,基部带木质,多分枝,高50-150厘米。叶长4-20厘米;托叶小三角状披针形,褐色,长约1毫米,早落;叶柄、叶轴均密被褐色鳞片状腺点,幼时密被短柔毛;小叶3-7(-9) 枚,卵形、椭圆形或长圆形,长2-6厘米,宽0.8-3厘米,先端锐尖或钝,基部近圆形,上面暗绿色,下面淡绿色,两面被黄褐色腺点,沿脉疏被短柔毛,边缘或多或少波状。总状花序腋生,具多数疏生的花;总花梗与叶等长或短于叶,花后常延伸,密被鳞片状腺点,幼时密被柔毛;苞片长圆状坡针形,长约3毫米,密被腺点及短柔毛;花萼钟状,长5-7毫米,密被橙黄色腺点及柔毛,萼齿5,披针形,与萼筒等长,上部2齿在1/2以下连合;花冠紫色或淡紫色,旗瓣长椭圆形,长6-9 (-12) 毫米,宽4-7毫米,先端圆,基部具短瓣柄,翼瓣与旗瓣近等大,明显具耳及瓣柄,龙骨瓣稍短,均具瓣柄和耳。荚果椭圆形或长圆形,长8-30毫米,宽5-10毫米,直或微弯,二种子间胀膨或与侧面不同程度下隔,被褐色的腺点和刺毛状腺体,疏被长柔毛。种子1-4枚,圆形,绿色,径2-3毫米。花期5-7月,果期6-10月。

3、光果甘草:多年生草本;根与根状茎粗壮,直径0.5-3厘米,根皮褐色,里面黄色,具甜味。茎直立而多分枝,高0.5-1.5米,基部带木质,密被淡黄色鳞片状腺点和白色柔毛,幼时具条棱,有时具短刺毛状腺体。叶长5-14厘米;托叶线形,长仅1-2毫米,早落;叶柄密被黄褐腺毛及长柔毛;小叶11-17枚,卵状长圆形、长圆状披针形、椭圆形,长1.7-4厘米,宽0.8-2厘米,上面近无毛或疏被短柔毛,下面密被淡黄色鳞片状腺点,沿脉疏被短柔毛,顶端圆或微凹,具短尖,基部近圆形。总状花序腋生,具多数密生的花;总花梗短于叶或与叶等长(果后延伸),密生褐色的鳞片状腺点及白色长柔毛和绒毛;苞片披针形,膜质,长约2毫米;花萼钟状,长5-7毫米,疏被淡黄色腺点和短柔毛,萼齿5枚,披针形,与萼筒近等长,上部的2齿大部分连合;花冠紫色或淡紫色,长9-12毫米,旗瓣卵形或长圆形,长10-11毫米,顶端微凹,瓣柄长为瓣片长的1/2,翼瓣长8-9毫米,龙骨瓣直,长7-8毫米;子房无毛。荚果长圆形,扁,长1.7-3.5厘米,宽4.5-7毫米,微作镰形弯,有时在种子间微缢缩,无毛或疏被毛,有时被或疏或密的刺毛状腺体。种子2-8颗,暗绿色,光滑,肾形,直径约2毫米。花期5-6月,果期7-9月。

生长环境

生于干燥草原及向阳山坡。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山东等地区。

鉴别性状鉴别

药材性状:

1、甘草:根呈圆柱形,长25lOOcm,直径0.687.5px。外皮松紧不一。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,具显著的纵皱纹、沟纹、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。质坚实,断面略显纤维性,黄白色,粉性,形成层环明显,射线放射状,有的有裂隙。根茎呈圆柱形,表面有芽痕,断面中部有髓。气微,味甜而特殊。

2、胀果甘草:根和根茎木质粗壮,有的分枝,外皮粗糙,多灰棕色或灰褐色。质坚硬,木质纤维多,粉性小。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。

3、光果甘草:根和根茎质地较坚实,有的分枝,外皮不粗糙,多灰棕色,皮孔细而不明显。

药性鉴别

1、甘草:具有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之功效。常用于脾胃虚弱,倦怠乏力,心悸气短,咳嗽痰多,脘腹、四肢挛急疼痛,痈肿疮毒,缓解药物毒性、烈性。

2、炙甘草:具有补脾和胃,益气复脉之功效。常用于脾胃虚弱,倦乏力,心动悸,脉结代。

 

33、  牡荆叶(嫩叶)


牡荆叶,中药名。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Vitex negundo L. var. cannabifolia(Sieb. et Zucc.)Hand.-Mazz.的叶。分布于华东及河北、湖南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。具有解表化湿,祛痰平喘,解毒之功效。用于伤风感冒,咳嗽哮喘,胃痛,腹痛,暑湿泻痢,脚气肿胀,风疹瘙痒,脚癣,乳痈肿痛,蛇虫咬伤。

33

入药部位 叶。性味味辛、苦,性平。归经 归肺、大肠经。功效 解表化湿,祛痰平喘,解毒。主治 用于伤风感冒,咳嗽哮喘,胃痛,腹痛,暑湿泻痢,脚气肿胀,风疹瘙痒,脚癣,乳痈肿痛,蛇虫咬伤。

相关配伍

1、治风寒感冒:鲜牡荆叶24g,或加紫苏鲜叶12g。水煎服。

2、预防中暑:牡荆叶嫩叶6-9g。水煎代茶饮。(1-2方出自《福建中草药》)

3、治急性胃肠炎:牡荆鲜茎叶30-60g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
4、治久痢不愈:牡荆鲜茎叶15-24g。和冰糖,冲开水炖1小时,饭前服,每日2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5、治脚气肿胀:牡荆叶60g,丝瓜络21g,紫苏21g,水菖蒲根21g,艾叶21g。水煎熏洗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9-15g,鲜者可用至30-60g;或捣汁饮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熏洗。采集加工生长季节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
形态特性

牡荆又名:楚、荆、蚊香草、铺香、午时草、洋公柴、五指柑、土柴胡、蚊子柴、山京木、黄荆条、荆条棵、黄荆柴。灌木或小乔木;小枝四棱形,密生灰白色绒毛。掌状复叶,小叶5,少有3;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,顶端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或每边有少数粗锯齿,表面绿色,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;中间小叶长4-13厘米,宽1-4厘米,两侧小叶依次递小,若具5小叶时,中间3片小叶有柄,最外侧的2片小叶无柄或近于无柄。聚伞花序排成圆锥花序式,顶生,长10-27厘米,花序梗密生灰白色绒毛;花萼钟状,顶端有5裂齿,外有灰白色绒毛;花冠淡紫色,外有微柔毛,顶端5裂,二唇形;雄蕊伸出花冠管外;子房近无毛。核果近球形,径约2毫米;宿萼接近果实的长度。花期4-6月,果期7-10月。

生长环境 生于低山向阳的山坡路边或灌丛中。分布于华东及河北、湖南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。

药材性状

掌状复叶多皱缩、卷曲,展平后小叶3-5枚,中间3小叶披针形,长6-250px,宽2-125px,基部楔形,先端长尖,边缘有粗锯齿;两侧小叶略小,卵状披针形。上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,下表面黄褐色,被稀疏毛。羽状叶脉于背面隆起。总叶柄长3-200px,密被黄色细毛。气特异,味微苦。以色绿、香气浓者为佳。

药理作用1、祛痰作用。2、镇咳作用。3、平喘作用。4、降血压作用。5、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。能使巨噬细胞的吞噬率、吞噬指数和消化程度显著提高。6、对血清蛋白的调节作用。7、镇静催眠作用。8、抗菌作用。9、其他作用,增强肾上皮质功能的作用。10、毒性,无毒。

现代应用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。

相关论述

《福建药物志》:治小儿腹泻,皮炎,湿疹,香港脚(足癣),白癣。


34、  千里光(嫩叶),


千里光(学名:Senecio scandens Buch.-Ham. ex D.Don)是菊科,千里光属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,根状茎木质,粗,多分枝,老时变木质,皮淡色。叶片卵状披针形至长三角形,顶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,截形,戟形或稀心形,羽状脉,叶脉明显;头状花序有舌状花,多数,花序梗长,具苞片,小苞片线状钻形。舌状花舌片黄色,长圆形,管状花多数;花冠黄色,裂片卵状长圆形,尖,花药颈部伸长,瘦果圆柱形,冠毛白色。

分布于中国西藏、陕西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台湾等省区。印度、尼泊尔、不丹、缅甸、泰国、中南半岛、菲律宾和日本也有分布。生长在海拔50-3200米的森林、灌丛中,攀援于灌木、岩石上或溪边。

千里光全草入药,有清热解毒;明目退翳;杀虫止痒之功效。

34

产地生境

分布于中国西藏、陕西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安徽、河南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台湾等省区。印度、尼泊尔、不丹、缅甸、泰国、中南半岛、菲律宾和日本也有分布。常生长在海拔50-3200米的森林、灌丛中,攀援于灌木、岩石上或溪边。 [2] 

繁殖方法

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、扦插及压条繁殖等,以种子繁殖为主。 [3] 

播种

种子直播3月下旬翻地25-30厘米深,拾去杂草、石块,筑成宽1.3-1.5米、高15-18厘米、长8-9米的畦,按株行距25厘米×30厘米开穴,穴深14-15厘米,每穴放人种子5-6粒,每亩播种量500克左右(用2.5千克砂拌和后播种),下种后盖焦泥灰、覆土,再盖少许稻草。在苗高6-9厘米时,进行间苗,每穴留1-2株健壮苗,拔草后追施人粪尿每亩500-750千克或尿素5-7千克,6月中旬需在苗边插松枝或其他干后不易落叶的枝叶遮荫。 [3] 

扦插

7-9月开花前,选择粗壮无病虫枝条,剪成带2个节的10-12厘米长的茎段,其斜形剪口应距离茎节0.5-0.8厘米。苗床要选择有遮荫物且土质疏松的地段(一般可在树林下也可人工搭棚),株行距3厘米×18厘米,插人土三分之二,芽朝上勿倒置。插后浇水,以后隔天浇水一次,如遇高温干旱,则需每天早晚浇水,一般20天左右即可发根成活。如人工搭棚,睛好天气在傍晚要揭去遮盖物,让苗到露水。 [3] 

主要价值

千里光以全草入药。性苦、辛,寒。有清热解毒,明目退翳,杀虫止痒之功效。主治流感,上呼吸道感染,肺炎,急性扁桃体炎,肋腺炎,急性肠炎,菌痢,黄疸型肝炎,胆湿癣炎,急性尿路感染,目赤肿痛翳障,痈肿疖毒,丹毒,湿疹,干湿癣疮,滴虫性阴道炎,烧烫伤。可内服亦可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熬膏搽: 或鲜草捣敷;或捣取汁点眼。

 

35、  广东玉叶金花。

广东玉叶金花(学名:Mussaenda kwangtungensis Li),是玉叶金花属攀援灌木,高1-2.5米;枝褐色,小枝圆柱形,褐色,被灰色短柔毛。叶对生,薄纸质,披针状椭圆形。聚伞花序顶生,略分枝,紧密,被短柔毛;花近无梗,花萼管长圆形,萼裂片线形;花叶长椭圆状卵形;花冠黄色,花冠裂片卵形,渐尖;雄蕊内藏,花药长5毫米;花柱极短,柱头2裂。花期5-9月。产于广东南部。生于山地丛林中,常攀援于林冠上。

玉叶金花,中药材名。本品为为茜草科玉叶金花属植物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Ait. f.,以藤于根入药。全年可采,鲜用或洗净晒干,切碎备用。功能主治为:清热解暑,凉血解毒。用于中毒,感冒,支气管炎,扁桃体炎,咽喉炎,肾炎水肿,肠炎,子宫出血,毒蛇咬伤。

35

来源本品为为茜草科玉叶金花属植物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Ait. f.,以藤于根入药。全年可采,鲜用或洗净晒干,切碎备用。

性味归经甘、淡,凉。

功能主治清热解暑,凉血解毒。用于中毒,感冒,支气管炎,扁桃体炎,咽喉炎,肾炎水肿,肠炎,子宫出血,毒蛇咬伤。

用法用量0.51两。

 

已经抄完!


 
上一条: 雯姐抄甘和茶中草药配方(6) 下一条: 这是最后一条了哦
返回
非诚勿扰 | 虚假事项自担责 | 本网站第三方收付款 | 本网站QQ3535944494 QQ3026373415 | 本网站备用QQ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联系人人交易用户名:海珠人131819  电话:020-34704725  邮箱:3535944494@qq.com  QQ:
Copyright © 2015-2016 广州人 版权所有 备案号: 粤ICP备16106313号 技术支持:广州网站建设[睿思设计]

客户服务热线

(8620)34704725

在线客服